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第3期《求是》发表题为《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》的重要文章,不仅全面系统完整地阐述了生态文明思想,还引经据典介绍了中华文明中丰富的生态文化。一起学习涨知识!
总书记说:
“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、热爱自然,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。”
“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、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,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,取之有时,用之有度,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。”
引用古典名句:
观乎天文,以察时变;观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。
出处:《易经》
释义:通过观察、分析自然现象,就能了解、掌握它的变化规律。观察、研究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礼仪,才能实现教化天下的目标。
财成天地之道,辅相天地之宜。
出处:《易经》
释义:学习天地运行的道理,运用实际合宜的道理来引导民众生活处事。
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出处:老子《道德经•第二十五章》
释义:人是以地的法则运行,地是以天的法则运行,天是以道的法则运行,道是以自然为法则运行。
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;数罟不入洿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;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。
出处:《孟子》
释义:不违背农时,粮食就吃不完。密网不进池塘捕鱼,鱼鳖就不会吃完。按照季节砍伐树木,那木材便用不完。
草木荣华滋硕之时,则斧斤不入山林,不夭其生,不绝其长也。
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“生态兴则文明兴,生态衰则文明衰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,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。”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古代生态文化、生态环境变化和文明演进中得出的深刻结论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通过全面深化改革,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,总体上看,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,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。好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,但同时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:“成效并不稳固,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,犹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”
“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。”“我们必须咬紧牙关,爬过这个坡,迈过这道坎。”而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,从实践中探寻规律方法,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,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,正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应有之义。(据学而时习)
COPYRIGHT © 2015 亚投娱乐(中国)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技术支持:陕西环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
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347号 陕ICP备15009596号-1